(宋)黃公度《題石室巖》詠[廣東]·七星巖·石室巖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黃公度
天上何時落斗星? 化為巨石羅翠屏。
洞折三叉盤空曲①,壁立萬仞穿青冥。
客尋舊路不知處, 龍去千載猶聞腥②。
欲訪仙子問真訣③,巖扃寂寂水泠泠④。
【題解】
石室巖古稱嵩臺或嵩臺山。因洞內有相傳為唐代李邕所書“景?!倍?,故又稱景福洞。巖下有石室,洞口刻有李邕的《端州石室記》,洞內還有自唐以來的摩崖石刻270余題。洞口高2米,但洞內卻寬廣高敞,貯有湖水。洞中有龍床,相傳古時有龍眠其上,又說明惠帝朱允炆為其叔朱棣奪去帝位后,逃至端州所宿。巖頂有攬月亭、水月宮等景點。此詩刻于石室東壁上。石刻無題,題目據《莆陽知稼翁文集》補。
【作者】
黃公度(1109-1156),南宋詩人。字師憲,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1138)進士第一,除秘書省正字,主管臺州崇道觀,因事觸怒權臣秦檜,貶肇慶府通判,后攝南恩州事,秦檜死,召回,終考功員外郎。詩詞皆稱于時,有《莆陽知稼翁文集》等。
【注釋】
①洞折三叉:石室分大巖、西巖、黑巖,接連而曲折。唐李邕《端州石室記》云:“密微微而三分地道?!雹邶埲ィ菏抑杏旋埓玻瑐髡f從前有龍蟠臥其上。③欲訪仙子:傳說七星巖為玉帝宴請百仙之處。真訣:真經。④扃:門。泠泠:水流聲。
上一篇:(清)袁枚《署中諸友同游七星巖》詠廣東七星巖詩詞
下一篇:(元)李璞《石室》詠廣東七星巖·石室巖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