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三異謡
其一
丁令君,民子育(2),老幼熙熙覆華屋(3)。
淳風舒徐扇邦域(4),致有嘉祥感羽族(5)。
嗟哉白雉何太馴(6),引雛飲啄游西牧。
其二
丁令君,理冤牘(7),洞開圜扉放疑獄(8)。
怨氣紛紜散邦國,致有嘉祥感鱗族(9)。
咄哉盆鯉亦有神(10),化作飛龍脫魚服(11)。
其三
丁令君,去害馬(12),孰敢依馮城社下(13)。
暴夫驅走出提封(14),猛獸驚啼散郊野。
咄哉猛虎遲渡河,楊干寺前遭鬼打。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陳望父別駕邀飲蒼梧酒,紀以短歌
(1)海陽:海陽山,在廣西興安縣南九十里,湘灕二水之源出此山。三異,后漢魯恭治中牟縣實行德政,縣中出現蟲不犯境、化及鳥獸、竪子有仁心三種奇異現象,稱爲三異。后人以三異歌頌德政。此以歌頌了令君抬八桂德政,故云三異謡。
(2)民子育:民子,封建社會稱州縣官爲父母官,叫老百姓爲子民。育,撫育。
(3)熙熙:《老子》:“衆人熙熙。”
(4)淳風:敦厚、純樸之風俗。邦域:疆土。
(5)感羽族:感化鳥類、飛禽。
(6)白雉:一種神鳥。《孝經援神契》:“周成王時,越裳獻白雉。”《春秋感精符》:“王者德流四表則白雉見。”班固有《白雉詩》。馴:順從,善。此處所謂白雉馴,即用魯恭治中牟的典故。見《后漢書·魯恭傳》。
(7)理冤牘:處理冤屈的文書、文件,辯冤案。
(8)圜扉:獄門。疑獄:案情不明,難以判決的案件。
(9)感鱗族:感化魚類水族。
(10)咄哉:嗟嘆、驚嘆之詞。
(11)魚服:魚皮。
(12)去害馬:除去害羣之馬。除危害集體的人。《莊子·徐無鬼》中有“去其害馬”的話。
(13)孰:誰。依馮:馮同“凴”,依靠。城社:即“城狐社鼠”,比喻恃勢爲奸的人。
(14)提封:諸侯之封地。
俞安期
俞安期(生卒年不詳),字羨長,初名策,字公臨,明代吳江(今江蘇吳江縣)人。曾以長律一百五十韻投王世貞,世貞爲之宣揚,于是出名,但以布衣終世。有《唐類函》、《類苑瓊英》、《詩雋類函》、《翏翏集》等。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吳江
上一篇:劉克莊《泛西湖》寫景抒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張栻《淳熙四年》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