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歐大任《梅庵》詠[廣東]·梅庵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歐大任
西來浮海后①,獦獠起南邦②。
悟得心為印③,經行法是幢④。
拈花看幾葉⑤,現目散千紅。
獨有唐年鑿⑥,寒泉下石淙。
【題解】
梅庵在肇慶西郊2公里梅花岡。相傳唐代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喜梅花,每到一處則插梅為記,來此岡也曾插梅,后被稱為梅花岡。宋太宗至道年間在岡上建庵,遂稱梅庵,元代末廢,明朝永樂年間重建。一說此庵始建于五代。現為肇慶博物館。門前有六祖井、荷池及古榕樹。此詩記述禪宗六祖在南方傳法事及所留勝跡。
【作者】
歐大任(1516-1595),明代詩人。字楨伯,順德(今屬廣東)人。以歲貢選江西訓導,遷廣州學正,入為國子監博士,歷大理寺評事,仕至南京工部郎中。嘉靖中以能詩名,曾被王世貞列入“廣五子”,有《虞部集》。
【注釋】
①此句謂禪宗初祖達摩自印度浮海來中國。②此句說六祖在南方傳播禪宗。 《六祖壇經》說五祖弘忍稱六祖慧能為“獦獠”,意即南蠻之人。③心為印:禪宗認為佛心即眾生本來具有的真心,修行即是證悟自身的“真如佛性”,謂之“心印”。④此句謂六祖經行之時以身傳佛法。經行,佛僧為養身除悶,回旋往返于一定地方,稱“經行”。幢,將綢布等做成圓桶狀,上寫佛文佛號,懸于佛像前,稱“經幢”;刻經于石柱者稱“石幢”。⑤拈花:指禪宗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五燈會元》:“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破顏微笑。”⑥唐年鑿:指梅庵前六祖井,相傳為慧能在梅花岡傳法時開鑿。
上一篇:(清)屈大均《瀝湖舟泛》詠廣東星湖詩詞
下一篇:(明)瞿式耜《閱江樓二首錄一》詠廣東閱江樓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