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之渙《出塞二首錄一》詠[甘肅]·玉門關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①,一片孤城萬仞山②。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③。
【題解】
玉門關,一名小方盤城,在敦煌西北80公里的戈壁灘上。漢武帝時置關,相傳和闐玉經此輸入中原,故名。關城方形如盤,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米,殘垣高9.7米。和西南的陽關同為當時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門戶,也是古絲綢之路北路的必經之地。站在關上,北望長城,如龍游瀚海,俯仰關外,大地蒼茫,遼闊荒遠,故此詩寫玉門關有“春風不度”之語。此詩境界雄渾,感情深沉,歷來被譽為“千古絕唱”。
【作者】
王之渙,唐代詩人,生平見前山西《登鸛雀樓》詩。
【注釋】
①黃河遠上:一本作“黃沙遠上”,更顯玉門關之實,然“黃河遠上”一千多年通行,不憚改。②孤城:指玉門關。③“羌笛”兩句謂,羌笛何必吹奏《折楊柳》,抱怨玉門關外無春色,其實春風根本就度不過玉門關啊!羌笛,古代橫吹管樂器名,因原是羌族所制,故名。楊柳,樂府橫吹曲有《折楊柳》,古辭中有“塞外無春色,上林柳已黃”等句,多寫別離悲怨之情。不度,不過。
上一篇:(清)蘇履吉《古城晚眺》詠甘肅敦煌詩詞
下一篇:(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錄二》詠甘肅玉門關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