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林鶴年《彌陀巖觀瀑布歌》詠[福建]·清源山·彌陀巖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林鶴年
清源之麓藏石骨①,中有佛巖殊兀兀②。
相傳石影現彌陀, 喝斷水龍垂石發③。
水從天半馭云飛, 點點珠落寒濺衣。
偶然拄杖倚山聽, 晶簾倒卷鉤斜暉④。
萬松消夏忘暑日, 水聲回環抱石室。
老僧入定寂無言⑤,指向心源水自出。
掉頭我向山靈問⑥,飛瀑千尋有余韻。
好教吹去作蒼霖⑦,卷舒未合憑天運。
【題解】彌陀巖在清源山右峰,千手巖以上。千手巖直上,一過山門,便可見古木參天,巨石峭立。多雨時節,有飛瀑如練,自巖上垂落下來,濺起千堆細沫,稱“泉窟觀瀑”。巖旁有元代石室,上勒“洞天別觀”四字,內有阿彌陀佛石刻立像一尊,高5米,寬2米,赤足踏蓮花,造型端莊,巖由此而得名。此詩寫彌陀巖瀑布珠簾倒掛的奇觀。
【作者】
林鶴年(1857—1901),清末詩人。字謙章,號敞云,晚號怡園老人,福建安溪人。光緒八年(1882)中舉,次年應禮部試,挑取謄錄第一,充國史館謄錄官,授工部郎中,因母疾歸,十八年(1892)東渡臺灣,以道員承辦茶厘船捐事,甲午海戰中,襄助前敵軍務,后復工部郎中,承辦閩省商務,戊戌變法失敗后,對朝廷失望,因以詩酒自娛。其詩與黃遵憲、丘逢甲并稱為“晚清閩粵詩壇三大家”,有《福雅堂詩鈔》。
【注釋】
①石骨:堅硬的巖石。②殊:特別。兀兀:突出。③石發:因巖石長期受水的浸潤而生出的苔藻。④晶簾:晶瑩的水簾。⑤入定:謂佛教徒閉目靜坐,不起雜念,使心定于一處。⑥山靈:山神。⑦霖:霖雨。
上一篇:(明)詹仰庇《清源山老君巖》詠福建清源山·老君巖詩詞
下一篇:(清)陳棨仁《雨中同友人登賜恩巖》詠福建清源山·賜恩巖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