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樊獻(xiàn)科《水簾洞》詠[福建]·武夷山·水簾洞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樊獻(xiàn)科
絕壁飛泉掛白龍①,一簾風(fēng)送玉玲瓏②。
聲傳空谷晴疑雨, 勢轉(zhuǎn)丹崖淡復(fù)濃③。
噴月垂垂搖碧漢④,沉云冉冉散芙蓉⑤。
尊前誰作高山調(diào)⑥?拂袖吾從問赤松⑦。
【題解】水簾洞又名唐曜洞天,是武夷山最大的巖洞,人稱“山中最勝”。位于天心巖北1公里處。巖壁高寬各數(shù)十丈,上凸下凹,形成巖穴。洞里敞亮,可容千人。巖頂有兩條終年不竭的泉水流下,微風(fēng)吹動(dòng),化為水珠,宛若兩條珠簾,故名“水簾洞”。此詩描寫水簾洞景觀,多用比喻,顯得繪聲繪色。
【作者】
樊獻(xiàn)科,浙江縉云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jìn)士。
【注釋】
①飛泉:一飛流而下的泉水。白龍:形容白色的水流。②玉玲瓏:形容瀑布如同珠簾一樣玲瓏可愛。③丹崖:紅色的山崖。武夷山石多紅紫二色。⑤碧漢:形容晴朗的夜空。⑥芙蓉:荷花,此形容云朵。⑦暗用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與“流水”的典故。琴曲有《高山流水》,也作《高山》和《流水》兩調(diào)。⑧赤松:赤松子,道家傳說中的仙人。
上一篇:(宋)朱熹《武夷棹歌十首》詠福建武夷山·九曲溪詩詞
下一篇:(宋)葛長庚《題玉女峰》詠福建武夷山·玉女峰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