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張之洞《重慶府》詠[重慶]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張之洞
江與沫水會漢嘉①, 南下敘州會金沙②。
瀘州南會黔瀘水③, 都邑逐漸成繁華。
重慶北會西漢水④, 壯盛灝溔遂無涯⑤。
楚加不羹陵中國⑥, 秦并六合成一家⑦。
名城危踞層巖上⑧, 鷹瞵鸮視雄三巴⑨。
巴人能文兼好武, 深山今已無長蛇⑩。
唐人分鎮昧形勢⑾, 梓州亦建東川牙⑿。
吳畫嘉陵不畫入江處⒀,丹青雖妙奚足夸⒁?
荊湖東控辟門戶⒂, 子午北向通幽遐⒃。
東風連檣來估舶(17), 春云披野蕃桑麻。
橘官鹽井并充阜(18), 萬機織綿翻朝霞(19)。
清歌巴曲教渝舞(20), 夜夜醉看巴江花。
【題解】
此詩為作者同治末年任四川學政時所作,敘寫重慶形勝、歷史和物產等,表示對這一歷史名城的頌揚。
【作者】
張之洞,清末名臣,生平見前江蘇《莫愁湖》詩。
【注釋】
①沫水:即源于四川西部之大渡河。漢嘉:東漢陽嘉二年(133)改青衣縣治,治在今名山縣北,三國蜀漢章武二年(221)在漢嘉縣置漢嘉郡,后用作嘉州或嘉定府(今四川樂山)之古地名。大渡河在樂山與岷江、青衣江匯合。②敘州:此指北宋政和四年(1114)以戎州所改之敘州,元至元年間升為路,明洪武六年(1373)改為府,治在今四川宜賓。金沙:金沙江。③瀘州:即今四川瀘州。黔瀘水:流經瀘州的長江上游金沙江和源于貴州的赤水河在重慶南匯合。④西漢水:就是指嘉陵江。⑤灝溔:水無涯貌。⑥不羹:地名。《左傳·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陳蔡不羹。”襄城有西不羹,定陵有東不羹,即在今河南境。⑦六合:謂天下。漢賈誼《過秦論》: “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⑧此句寫重慶山城的特點。⑨鷹瞵鸮視:語出晉左思《吳都賦》。瞵,瞪眼注視。鸮,即貓頭鷹,古人視為猛禽。三巴:秦改古巴國為巴郡,漢末益州牧劉璋分巴郡為永寧、固陵、巴郡,后又改巴東、巴西和巴郡,稱三巴。⑩李白《蜀道難》:“所守或非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11)唐人分蜀為劍南東道、劍南西道,設兩個節度使,故云“分鎮”。(12)唐肅宗于梓潼置劍南東川節度使。(13)據說唐玄宗時畫家吳道子曾在長安大同殿上畫嘉陵江300里風景畫。(14)丹青:繪畫。(15)荊湖:此謂荊州、湖州。(16)子午:子午道,秦漢以來溝通川陜之要道。(17)估舶:商船。(18)鹽井:重慶附近有自貢井鹽。(19)此句作者自注:“重慶產巴緞,今更織為方文綿。”⒇渝:重慶簡稱。
上一篇:(唐)皇甫冉《巫山高》詠重慶巫峽詩詞
下一篇:(宋)范成大《初入巫峽》詠重慶巫峽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