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吳皋《重慶》詠[重慶]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元)吳皋
一片石頭二水環①,天墉城闕破愁顏②。
逐家嵐氣生衣上, 隔市江光入座間。
鶯羽晴歌明月峽③,樹林春點縉云山④。
玉珍未必能勝此, 收拾清朝擬重關⑤。
【題解】
重慶位于嘉陵江和長江匯合處。公元12世紀時,此處為古巴國之地。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于此設巴郡,漢代改江州,隋時州治移至嘉陵江北岸。嘉陵江古稱渝水,故又改名為渝州。北宋趙惇受封恭王于此,改為恭州,后趙惇登上帝位,升恭州為重慶府,為雙重喜氣之意。設立巴郡。重慶處于長江上游水陸交通的樞紐,歷來為西南重鎮,此詩歌詠重慶依山傍水的地理特點。
【作者】
吳皋,元代詩人。字舜舉,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元時曾官臨江路儒學教授,元亡不仕,隱居鄉里。文名著于當時,有《吾吾類稿》。
【注釋】
①重慶為山城,處于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三面環水,故云“一片石頭二水環”。②天墉:謂天然形成的城闕。墉,城墻。《詩經·大雅·皇矣》:“與爾臨沖,以伐崇墉。”毛傳:“墉,墻也。”③明月峽:在巴縣境。長江繞重慶東南,嘉陵江繞其北,城西、北諸山向西南延伸,形成瀝鼻峽、溫塘峽、觀音峽,稱“嘉陵江小三峽”;西來諸山直抵長江沿岸,形成貓兒峽、銅鑼峽、明月峽,亦被稱為“小三峽”。④縉云山:在重慶西北約60公里處,因山上縉云寺而得名。⑤“玉珍”兩句說像明玉珍那樣是不可能達到割據一方的目的的,還是讓它作為一座國家重鎮吧。玉珍,元末農民領袖明玉珍曾在四川建立夏國,建都重慶,十年后其子降明。
上一篇:(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錄五》詠重慶奉節詩詞
下一篇:(唐)陳子昂《白帝城懷古》詠重慶白帝城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