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山乳泉歌 (清)王季和》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信步趨浮槎,浮槎白云里。空谷闃無人②,長松一徙倚。言訪隱者居③,廢榭生荊杞④。異代不同時,高風空仰企⑤。漠漠巖云生,淅淅涼風起。上有怪石崢嶸接霄漢,下有飛泉急瀉奔澗底。更有巢湖橫其前,驚濤泙湃無涯涘⑥。壯態萬千不可名,吾恐李成畫筆亦未能寫此⑦。忽聽流泉聲,步逐流泉止。泉聲穿古寺,龍泉未獨美⑧。披襟坐泉邊,我心若止水。合泉泉水清,巢泉泉水濁。一石重五斤,清濁難為匹⑨。斯名第七泉,廬陵昔所錄⑩。泉清濯我纓,泉濁濯我足(11)。翛然太古心(11),那復知榮辱。晚鐘催客歸,欲去還躑躅(13)。笑謝山中人,今秋復來矚。
①這首詩寫詩人登浮槎山觀賞乳泉所見景色,道出自己效仿古人與世浮沉,隨遇而安的內心感情。②闃(qù): 靜。③言: 句首語氣助詞,無實義。④廢榭: 荒廢了的樓臺。指史半樓先生居所。荊杞(qǐ): 指野生灌木。⑤仰企: 仰慕,敬慕。評(pēng)湃: 波浪互相撞擊聲。涯涘(sì): 水邊。⑦李成(919—967): 字咸熙,青州益都(今屬山東)人,五代宋初著名畫家。⑧作者自注:“龍泉山在浮槎西二十余里,上有泉名龍泉,自佛寺后回繞殿,徑達僧廚,歐陽修品為第十三泉。”⑨作者自注:“山中有道林寺,合合巢二泉,合泉清,巢泉濁,二泉相較,一擔重五斤”。⑩廬陵: 指歐陽修。因歐陽修是廬陵(今江西吉水)人,故以之稱代。歐陽修在《浮槎山水記》中盛贊浮槎山乳泉水味甘美,但文中并無“第七泉”字樣。(11)語出《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12)翛(xiāo)然: 沒有拘束,自由自在的樣子。太古: 遠古。(13)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上一篇:《浮槎山》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淮南》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