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征鐸:詩里指出行車馬上的鈴。
板橋霜:木板橋上結的霜。
槲:樹木名,屬于落葉喬木。
枳:枳樹,落葉灌木,春天開白花。
杜陵:地名。在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城南。
鳧雁:野鴨和大雁。
回塘:曲折的湖塘。
鑒賞導示
溫庭筠 (約812—約870),本名岐,字飛卿,太原 (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作者詩詞并工,詞的成就尤高,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詩風濃艷華麗,但缺乏社會政治內容,成就不如李。
鑒賞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它反映了出門在外,為生活奔波的游子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首聯寫早上起來遠行車馬的鈴聲響個不停,出行的游子們心中悲愁,他們思念著故鄉。這兩句詩描寫“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強。
頷聯兩句歷來膾炙人口。月光照著簡陋的客店,雞叫聲響起,游子的足跡已經布滿了結霜的橋上。這里,雞聲、殘月表現了“早”字,茅店、人跡、板橋表現了“行”字,合起來,表現了早行。
頸聯寫剛上路時的景色。商縣、洛南一帶,槲樹、枳樹很多。槲樹的葉子冬天雖干枯卻留在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樹枝發芽時才紛紛落滿了山路。而這時候,枳樹的白花已在開放,因天還沒亮,因而,白色枳花在月光下映亮了客店的墻。從這兩句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始終緊扣“早行”二字來寫。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詩人想起了昨夜在夢中出現的故鄉景色:春到故鄉杜陵,到處都是野鴨和大雁在池塘里嬉戲玩耍。“杜陵夢”與 “客行悲故鄉”互相補充,首尾照應。
鑒賞要點
[1]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2]抓住典型事物情境進行描寫。
[3]首尾照應。
[4]全詩緊扣“早行”二字來寫。
上一篇:(唐)王維《使至塞上》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宋)李清照《如夢令》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