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西林:即西林寺,又稱乾明寺,位于廬山七嶺之西。
橫看:正面看。
緣:因為。
鑒賞導示
這是一首理趣詩,又稱哲理詩。這種詩言詩而又有理趣,詩中的寫景是一種過渡,闡明道理才是主旨。
詩人于元豐七年(1084),途經江西九江游歷了廬山,題詩于西林壁上。后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鑒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詩人在此一步轉換一個角度,“橫、側、遠、近、高、低”,隨著詩人立足點不同,觀賞點的移動,廬山一會是蜿蜒的山嶺,連綿起伏,一會是險峻的山嶺,直插云宵,真是千姿百態呀!詩人邊走邊看攝取的山景,時遠時近,忽高忽低,寫出了不同的觀感,寫出了入山者常有的體會。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表現了作者對廬山的認識由感性達到了理性,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不認識廬山的本來面貌,只是因為身處這座山中。這兩句詩也包含著更深的哲理:我們處理問題,看待事物,要從整體去看,如果只從部分去看,是不全面的。
鑒賞要點
[1]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說理與寫景環環相扣。
[3]過渡自然,渾然天成。
上一篇:(唐)李白《望廬山瀑布》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