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箕潁
【出典】 唐·許敬宗《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崇》詩:“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見《全唐詩》卷三五)參見“箕山潁水”條。
【釋義】 箕潁為箕山、潁水的合稱。箕山、潁水相傳為堯時隱士許由隱居之地,后因謂隱士居住之地為箕潁,亦指隱士。
【例句】 ①問此時、懷抱向誰論,惟箕潁。(胡仔《滿江紅》[泛宅浮家]1072)這是說此時只有向居住在箕山潁水的隱士傾訴懷抱。②幸有高臺,較他箕潁,未肯輕輸與。(沈剛孫《酹江月》[我來訪古]2723)這是說我有高臺,猶為許由之隱居箕山潁水。③怎知他箕潁,袖手獨舂容。(林實之《八聲甘州》[客星堂下水]3594)這里的箕潁是指許由。
上一篇:典故《箕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籍甚聲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