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扶桑
【出典】 《山海經·海外東經》:“暘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楚辭》戰國楚·屈原《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釋義】 扶桑,傳說是東方暘谷中的神樹,十日棲于此。后常用“扶桑”詠日出。
【例句】 ①塵慮擾,雙眸竟入扶桑曉。(黃裳《漁家傲·斜月》374)這里用“扶桑曉”表示黎明,敘寫徹夜未眠。②東堂先曉,簾掛扶桑暖。(毛滂《驀山溪·東堂,武康縣令舍盡心堂也……》673)這里用“扶桑”指初升的太陽。③長望龍輈雷駕,憑仗簫鐘交鼓,賓日出扶桑。(汪莘《水調歌頭》[寄語山阿子]2194)這里化用《九歌·東君》“照吾檻兮扶桑”語,敘寫日出,暗喻明君臨政。④天山定,任扶桑高掛,凌閣圖功。(劉省齋《沁園春·贈較弓會諸友》3588)這里抒寫待胡塵掃凈,將弓高高掛于扶桑之上;暗喻紅日高懸,睛空萬里的太平景象。
上一篇:典故《扶木之陰三千丈》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扶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