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道邊苦李
【出典】 《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湃弧!碧啤ろn偓《奉和峽州孫舍人肇荊南重圍中寄諸朝士二篇》其二:“眾果卻應存苦李,五瓶惟恐竭甘泉?!?見《全唐詩》卷六八○)
【釋義】 晉王戎七歲時與群兒戲,群兒見道邊李樹多子,競取之,王戎卻斷定:樹在道邊而多子,必是苦李。取之果然。后因以“道邊苦李”自比才拙不被人看重。
【例句】 ①嗟倦客,道傍李;看人事,槐根蟻。(袁去華《滿江紅·都下作》1497)這里用“道傍李”自傷不被人賞識,含牢騷怨世之意。②云霄直上,諸公袞袞,乃作道邊苦李。(姜夔《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2187)這里以遭人冷遇的“道邊苦李”與那些官運正紅的“諸公”進行對比,贊美辛氏襟懷淡泊,不同流俗,自甘寂寞。
上一篇:典故《道我問訊何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道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