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金鑠
【出典】 《國語》卷三《周語下》:“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三國吳·韋昭注:“鑠,銷也。眾口所毀,雖金石猶可銷也?!?/p>
【釋義】 古代諺語有“眾心成城,眾口鑠金”語。意為眾口所毀可以使金石銷熔。后多用以比喻人言可畏。
【例句】 雖有丁寧語,怕旁人多口,還類金鑠。(楊澤民《丹鳳吟》[荏苒秋光虛度]3002)這里的“金鑠”即眾口鑠金。意為臨別時她再三叮嚀我謹言慎行、不要招致眾人毀謗。
詩詞典故·金鑠
【出典】 《國語》卷三《周語下》:“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三國吳·韋昭注:“鑠,銷也。眾口所毀,雖金石猶可銷也?!?/p>
【釋義】 古代諺語有“眾心成城,眾口鑠金”語。意為眾口所毀可以使金石銷熔。后多用以比喻人言可畏。
【例句】 雖有丁寧語,怕旁人多口,還類金鑠。(楊澤民《丹鳳吟》[荏苒秋光虛度]3002)這里的“金鑠”即眾口鑠金。意為臨別時她再三叮嚀我謹言慎行、不要招致眾人毀謗。
上一篇:典故《金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金銅去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