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鳴狐
【出典】 《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入所罾魚腹中?!珠g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悇僮粤閷④?,吳廣為都尉?!?/p>
【釋義】 秦末,陳涉、吳廣起事反秦,曾假裝狐鳴制造輿論。后世因用“狐鳴”或“鳴狐”喻指民眾起義或叛亂。
【例句】 篁峒鳴狐成鬼火,花村買犢賣蠻刀。(劉辰翁《法駕導(dǎo)引·壽劉侯》3234)這里用“鳴狐”喻指西南峒民的騷亂。
上一篇:典故《鳴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鳴琴子賤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