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茜服
【出典】 《舊唐書》卷四五《輿服志》:“貞觀四年又制,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下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以青,帶以鍮石。……上元元年八月又制: ‘……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帶。四品服深緋,五品服淺緋,并金帶。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并銀帶。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并鍮石帶。’”《宋史》卷一五三《輿服五·諸臣服下》:“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元豐元年,去青不用,階官至四品服紫,至六品服緋,皆象笏佩魚,九品以上則服綠,笏以木。……中興仍元豐之制,四品以上紫,六品以上緋,九品以上綠。服緋紫者必佩魚,謂之章服。”
【釋義】 茜服指紅色官服(緋服)。古代官員的服色視品級不同而有特別的規定,不許混淆。唐及宋元豐前,四、五品官員著緋服。元豐后,五、六品官員著緋服。
【例句】 ①今朝消受得,茜服光榮。(史浩《滿庭芳·叔父慶宅并章服代作》1263)這里即以指章服,特標舉之以示慶賀。②銅章行墨綬,茜服佩銀魚。(彭叔夏《水調歌頭·壽趙宰母》2285)這里以“茜服”點出趙宰已經著緋袍,夸美他的官品。
上一篇:典故《芹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薔薇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