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千尋橫鐵鎖
【出典】 《晉書》卷四二《王濬傳》:“太康元年正月,濬出自成都,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吳丹楊,克之,擒其丹楊監盛紀。吳人于江險磧要害之處,并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江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見《全唐詩》卷三五九)
【釋義】 晉軍以戰船攻吳,吳人將鐵鎖橫置江中,攔截晉船。唐代詩人劉禹錫詠此事有“千尋鐵鎖沉江底”之句。
【例句】 一江離恨恰平分。要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陸游《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1580)這里活用劉禹錫詩句意,切合丹陽,借希望得到鐵鎖攔江表示惜別之情。
上一篇:典故《千呼萬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千山絕影飛禽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