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從橐
【出典】 《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道:‘車騎將軍張安世始嘗不快上,上欲誅之,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十年,見謂忠謹,宜全度之。安世用是得免。’”唐·顏師古注:“張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負橐簪筆,從備顧問,或有所紀也。’師古曰:‘橐,所以盛書也。有底曰囊,無底曰橐。’”
【釋義】 漢時,皇帝有近臣持橐(書囊)簪筆侍從于左右,以備顧問或筆錄。后世遂用“從橐”或“持橐”詠朝官。
【例句】 ①浮榮菌蕣,選甚庶官從橐。(劉克莊《鳳凰閣》[元規端委]2639)這里借以對躋身近臣的短暫榮華表示輕視。②榮華事,有傳家從橐,立上清班。(無名氏《沁園春·壽郭憲使》3751)這里借以稱美郭氏之子繼郭氏之后躋身朝列。
上一篇:典故《從教睡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從渠繒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