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赤伏顯符記
【出典】 晉·袁宏《后漢紀》卷三《光武皇帝紀》:“蕭王(光武帝劉秀)至中山,群臣上尊號……王不聽,諸將固請。……耿純進曰:‘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埌,從大王于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志耳。今功業(yè)已定,天時人事已可知矣。而大王留時逆眾,不正位號,純恐士大夫望絕計窮,則有去歸之思,無從大王也。’王感其言,使馮異問以群臣之議。……王曰:‘我昨乘赤龍上天,覺悟,心中悸動,此何祥也?’異再拜賀曰:‘此天帝命發(fā)于精神。心中悸動,大王重慎之至也。’會諸生疆華自長安奉《赤伏符》詣鄗,群臣復(fù)請曰:‘受命之符,人應(yīng)為大。今萬里合信,周之白魚焉足比乎?符瑞昭晳,宜答天神,以光上帝。’六月己未,即皇帝位于鄗。”《后漢書》卷一上《光武帝上》:“建武元年夏四月,行至鄗,光武先在長安時同舍生彊華自關(guān)中奉《赤伏符》,曰:‘劉秀發(fā)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群臣因復(fù)奏曰:‘受命之符,人應(yīng)為大……符瑞之應(yīng),昭然著聞,宜答天神,以塞群望。’光武于是命有司設(shè)壇場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
【釋義】 東漢光武帝劉秀即帝位之前,自稱曾夢見乘赤龍升天,時有彊華獻《赤伏符》,劉秀遂登基稱帝。后用此典稱頌皇帝上應(yīng)天命。
【例句】 南鄰幄丹宮,赤伏顯符記。(史浩《采蓮·攧遍》1250)這里暗頌宋朝皇帝上應(yīng)天命。
上一篇:典故《觸蠻交戰(zhàn)》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赤兔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