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持荷簪筆
【出典】 《宋書》卷一八《禮志五》:“古者貴賤皆執笏,其有事則捂之于腰帶,所謂捂紳之士者,搢笏而垂紳帶也。紳垂三尺。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三臺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加內侍位者,乃簪之。手板,則古笏矣。尚書令、仆射、尚書手板頭復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笏。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綴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或云漢代以盛奏事,負荷以行,未詳也。”
【釋義】 持荷,指負持紫荷。紫荷是古代高級官員朝服外負于左肩上的紫色囊。簪筆,指插筆于發。古代官員手執記事的笏版,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漢以后規定只有高級文官才能簪筆。后因以持荷簪筆喻指朝廷高官。
【例句】 云霄穩坐,持荷簪筆。(郭應祥《秦樓月·為陳倅壽》2234)這里用以祝愿陳倅升遷朝中高位。
上一篇:典故《持節馮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持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