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遇驪山母
【出典】 《集仙傳》:“驪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歷名山,博采方術。至嵩山虎口巖石室中,得黃帝《陰符》本,絹素書,緘之甚密。……以糜爛。筌抄讀數千遍,竟不曉其義理。因入秦,至驪山下,逢一老母,鬢髻當頂,余發半垂,弊衣扶杖,神狀甚異。路旁見遺火燒樹,因自言曰:‘火生于木,禍發必尅 ?!苈勚@,前問曰:‘此黃帝《陰符》秘文,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三元六周甲子矣。……少年從何而知?’筌稽首載拜,具告得符之所,因請問玄義。使筌正立,向明視之曰:‘受此符者,當須名列仙籍,骨相應仙,而后可以語至道之幽妙,啟玄關之鎖鑰耳。不然者,反受其咎也。少年顴骨貫于生門……真吾弟子也。然四十五歲,當有大厄?!虺龅煌?,貫于杖端,令筌跪而吞之。曰:‘天地相保。’于是命坐,為說《陰符》之義曰:‘《陰符》者,上清所秘……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民之法,下有強兵戰勝之術,皆出自天機,合乎神智……’言訖,謂筌曰:‘日已晡矣,吾有麥飯,相與為食?!Ю阉冢┯谑狭酐滐垟瞪澩料Γ粡鸵娎?。筌食麥飯,自此不食。因絕粒求道,注《陰符》……仕為荊南節度副使仙州刺史?!?據《太平廣記》卷六三《驪山姥》引)
【釋義】 傳說唐李筌偶得《陰符經》,遇驪山老母為解其義,后遂絕粒求道。
【例句】 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劉克莊《賀新郎·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2630)這里借李筌遇驪山老母為他講《陰符經》事,襯托韓世忠并無仙傳神授依然在抗金御敵的戰爭中建立了豐功偉績。
上一篇:宋詞典故《遼東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遺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