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九辨招魂
【出典】 《楚辭》戰國楚·宋玉《九辯》東漢·王逸《序》:“《九辯》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辯者,變也,謂陳道德以變說君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閔惜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宋·洪興祖注:“辯,一作‘辨’。”《九辯》:“車既駕兮朅而歸,不得見兮心傷悲。”《楚辭·招魂》王逸《序》:“《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憐哀屈原忠而斥棄,愁滿山澤,魂魄放佚,厥命將落,故作《招魂》,欲以復其精神,延其年壽,外陳四方之惡,內崇楚國之美,以諷懷王,冀其覺悟而還之也。”參見“招魂”條。
【釋義】 《九辯》(一作《九辨》)抒寫悲愁失意情懷,王逸認為此篇為宋玉憫屈原放逐而作,王逸還認為《招魂》也是宋玉的作品,說宋玉為招還屈原放佚的魂魄而作。后人常將《九辯》《招魂》融為一典,用“九辯招魂”表現傷別念遠的愁懷,也單用“九辯”表現悲涼情懷。
【例句】 ①彩筆題詩,休誦騷人九辨詞。(侯寘《減字木蘭花》[春酲拼卻]1439)詞詠春景春情,句中反用本典,要人們不要抒發悲涼哀怨之情。②煙水茫茫斜照里,是騷人、九辨招魂處。千古恨,與誰語。(韓玉《賀新郎·詠水仙》2057)這里借本典為襯托,極寫離愁之難解。③纖手結芳蘭,且休歌、九辯懷楚。(姜夔《越女鏡心·別席毛瑩》2188)這里以“休歌九辯懷楚”作為傷別時的寬慰之詞。④悵斷魂送遠,九辯難招。(吳文英《惜黃花慢·次吳江小泊……賦此詞餞尹梅津》2913)這里用本典極寫傷別愁懷。⑤楚山遠,九辯難招,更晚煙殘照。(周密《徵招·九日登高》3286)這里用本典抒寫懷念遠人的愁懷。
上一篇:宋詞典故《乘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二十四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