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將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 (或方面),按其內在聯系結合成對立統一體的思維方法。
恩格斯在談到分析和綜合的時候指出:綜合就是思維“把相互聯系的要素聯合為一個統一體。” (恩格斯: 《反杜林論》,《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81頁)。經過分析思維之后,思維已經把認識系統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 (或方面),通過對各個方面的矛盾分析,除去了那些非本質的東西,抽取了諸方面的本質特征,獲得了一些單純的概念或規律。一個個單純的概念或規律,只能反映系統對象的一個側面或一種聯系。如果我們的思維只停留在這個階段,就會使作為一個系統整體對象,在我們的思維中處于肢解狀態,就不會獲得關于思維對象的全面的具體的認識。這時我們的思維任務并沒有完成,還必須繼續探求這些概念和規律之間的感性或非感性聯系,使它們形成一個統一概念和邏輯系統,從而實現把對象作為系統整體在思維中再現出來,這項工程則需要綜合思維。
使用綜合思維的方法,首先要明確的是分析思維方法和綜合思維方法是構成思維過程的兩個思維方向相反的思維運動方面。分析和綜合的發展過程,就是從感性具體出發,經過分析和綜合的發展過程,達到抽象的規定,找到內在的本質聯系,然后綜合為有機的整體,實現對許多具體規定的辯證統一。這樣一種思維機制同樣遵循著由個別——一般——一般和個別統一的發展過程; 遵循著由現象——本質———本質和現象統一的發展過程,即由感性具體——抽象規定——思維具體的發展過程。這也就是思維把握機會或規律的過程。
使用綜合思維方法,一要堅持整體性的原則。因為綜合思維的目的就在于以思維對象的內部本質為根本,把相互聯系的各部分 (或方面) 聯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把本質貫串到外部現象中去,認識對象事物的整體及其外部特征。二要在分析的前提下充分認識各部分 (或方面) 之間的感性和非感性聯系,即系統事物各要素間的相關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綜合思維的有機協調性。三要注意綜合思維與分析思維的辯證發展關系,要巧妙地運用二者間的相互包含、相互補充、相互轉化的關系。分析思維與綜合思維,是既對立又統一,既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的。
例如:在《論持久戰》 中,毛澤東在對中日雙方進行矛盾分析之后,又從矛盾的相互制約的關聯結上綜合思維指出:“這樣看來,日本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強的,但其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國際形勢又處于不利。中國反是,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比較地弱的,然而正處于進步時代,其戰爭是進步的和正義的,又有大國這個條件足以支持持久戰,世界的多數國家是會要援助中國的。——這些,就是中日戰爭互相矛盾著的基本特點。”(《毛澤東選集》合訂本,第417—418頁)“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后勝利是中國的”。這便是綜合思維得出的具體真理。
上一篇:繪畫色彩與美育
下一篇:綜合音樂感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