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少年游》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荊州作
南都石黛掃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而今麗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舊賞園林,喜無風雨,春鳥報平安。
【編年】
毛晉汲古閣本題云:“荊州作。”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定此詞為元祐三年(1088)至八年(1093)之間客荊州時作。
【匯評】
龍榆生《清真詞敘論》:看似清麗,而弦外多凄抑之思。
喬大壯批《片玉集》:境界不易。
又:二聲詞,只談境界。
又:起好,婉約。
又:過變用“而今”二字明點境界,謂上半闋乃前時事。結平穩。
【附錄】
方千里《少年游》:丹青閑展小屏山。香爐一絲寒。織錦回紋,生綃紅淚,不語自羞看。相思念遠關河隔,終日望征鞍。不識單棲,忍教良夜,魂夢覓長安。
楊澤民《少年游》:金爐噴獸枕敧山。衾帳不知寒。數片飛花,初臨窗外,猶作墮梅看。明年此際應東去,藤轎逐征鞍。山水屏中,鶯花堆里,相與下臨安。
陳允平《少年游》:畫樓深映小屏山。簾幕護輕寒。比翼香囊,合歡羅帕,都做薄情看。如今已誤梨花約,何處滯歸鞍。待約青鸞,彩云同去,飛夢到長安。
上一篇:周邦彥《驀山溪》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周邦彥《少年游》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