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好事近·夢中作》唐宋詞匯評賞析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本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冷齋夜話》云:秦少游在處州,夢中作長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詞略)。后南遷,久之北歸,逗留于藤州,遂終于瘴江之上光華亭。時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飲,笑視之而化。
《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六:紹圣初,坐黨籍,出通判杭州。以御史劉拯論其增損《實錄》,貶監處州酒稅。使者承風望指,候伺過失,既而無所得,則以謁告寫佛書為罪,削秩。徙郴州,繼編管黃州,又徙雷州?;兆诹?,復宣都郎放還,至藤州,出游光華亭,為客道夢中作長短句,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
【編年】
紹圣二年(1095)作于處州。
【匯評】
蘇軾《東坡題跋》卷三《書秦少游詞后》:少游昔在處州,嘗夢中作詞云:“山路雨添花(略)。”供奉官儂君沔,居湖南,喜從遷客游,尤為呂元鈞所稱,又能誦少游事甚詳,為余道此詞,至流涕。乃錄本,使藏之。建中靖國元年三月二十一日。
又,《蘇軾文集》卷六十八《書秦少游挽詞后》:庚辰歲六月二十五日,予與少游相別于??担馍匀?,與平日不少異。但自作挽詞一篇,人或怪之。予以謂少游齊死生,了物我,戲出此語,無足怪者。已而北歸,至藤州,以八月十二日,卒于光華亭上。嗚呼,豈亦自知當然者耶,乃錄其詩云。
晁說之《嵩山文集》卷五《聽唱秦少游“溪路雨添花”詞感舊作》:秦郎不知我,我豈知秦郎。相逢每戲劇,此狷而彼狂。坐有今輔弼,正色屢低昂。逮今白發垂,悔昔少年場。一聞溪路雨,淚與雨爭行。黃鸝千百在,斯人今則亡。如其并老去,娛樂豈遽央。況復有諸生,遺頌滿汝陽。瘴霧殺君時,龍門曾慟傷。今雖茍生活,蒼蠅待我傍。誰家有歌喉,此曲宜斷腸。攄我一夕恨,與世同悲涼。
又,卷八《山行微雨對花,覺秦少游“山路雨添花”之語為佳,因有感于斯人》:今日山行花畔語,故人佳句雨添花。瘴來首禿成累鬼,夢里懷鉛稱史家。輕薄揚州真可笑,賢良漢殿更堪嗟。寧知用短難鳴者,只得身存下澤車。
王銍《默記》卷下:少游臨死作讖詞云:“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北夭恢劣谖鞣絻敉?。
周紫芝《太倉稊米集》卷九:山谷先生吊少游詩云:“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道尊前斷腸句,江南唯有賀方回。”此以言語文字知少游者也。余鄉人有官藤州者,謂藤人為余言,少游既病,洗沐,步上光華亭,手持白玉杯,命取江水,立酌一杯而逝。嗚呼,此豈徒然哉。東坡題少游自作挽詞,以為能一死生、齊物我,是真知少游者也。
吳瑯《荊溪林下偶談》卷一:張祜有句云:“故國三千里,深宮十二年?!币源说妹9?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dumu/"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杜牧云:“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宮詞滿后宮?!编嵐纫嘣疲骸皬埳蕠Ю?,知者唯應杜紫薇?!鼻厣儆斡性~云:“醉臥古藤蔭下。”故山谷云:“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闭c杜、鄭同意。
樓鑰《攻媿集》卷七十一《題跋·黃太史書海康詩》:祭酒芮公賦《鶯花亭》詩,其中一絕云:“人言多技亦多窮,隨意文章要底工?;春G乩商煜率?,一生懷抱百憂中。”嘗誦而悲之,醉臥古藤,誠可深惜。宜人者,宜于人,竟亦不免,哀哉。
劉將孫《養吾齋集》卷九《蕭學中采詞序》:古今作者之作,流落多矣,豈獨當吾世為可恨哉?秦少游詞勝于詩,“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乃其詞最勝處,然洪容齋記杜牧之“正銷魂,梧桐又移翠陰”。乃知少游所出,幾于句意仿效,不止暗犯而已。后來“行到一溪深處,有黃鸝千百”,乃其觀化垂去,神變活脫,猶未離此窠臼,牧之要何可及哉?予極意求其全,不可得,頃乃得之古詩雜襲中,非容齋拈出,詎復知有牧之者?文字流落人間,本泰山毫芒,復有如是不傳之恨,豈非無與采而布之恨哉?
郎瑛《七修類稿》卷三十:秦觀字少游,號太虛?;粗哙]人。與蘇、黃齊名。嘗夢中作《好事近》一詞云:“山路雨添花(略)。”其后以事謫藤州,竟死于藤。此詞其讖乎?少游同時有賀鑄,字方回。嘗作《青玉案》詞悼之,云:“凌波不過橫塘路(略)?!鄙焦扔性娫疲骸吧儆巫砼P谷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道江南斷腸句,只今惟有賀方回?!鼻卦~世人少知,予嘗親見其墨跡,后有近代劉菊莊題云:“名并蘇黃學更優,一詞遺墨至今留。無人喚醒藤州夢,淮水淮山總是愁。”亦不勝其慨。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五:曹唐《偶詠》:“水底有天春漠漠,人間無路月茫茫?!彼熳溆谏?。少游此詞,如鬼如化,固宜不允。
周濟《宋四家詞選》:隱括一生,結語遂作藤州之讖。造語奇警,不似少游尋常手筆。
陳廷焯《詞則·別調集》卷一:筆勢飛舞。少游后至藤州,醉臥光華亭而卒,此為詞讖矣。
上一篇:《黃庭堅·好事近·太平州小妓楊姝彈琴送酒》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黃庭堅·好事近·湯詞》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