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詞牌|格律|詞趣|詞譜|詞例
【詞律·詞趣】
本格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三片一百三十字。全詞同韻,仄韻,韻字可上聲、可去聲,古韻多入聲。中片第二句、第五句、末句,下片第三句、第六句首字為領(lǐng)字。另有一百三十一字體,見周邦彥、曹冠、辛棄疾、張元干、袁去華等詞。“蘭陵王” 為北齊勇武而貌美的名將高長恭。據(jù)傳,他自以為不足以威敵,常戴面具出戰(zhàn),并解除了圍城之困。齊人為其作歌《蘭陵王入陣曲》,模擬他上陣指揮、擊刺之神態(tài)。此舞曲又稱《代面》 《大面》,后為唐代盛行之舞曲。唐至宋,將舊曲制新聲,取名 《蘭陵王》。此調(diào)聲勢雄渾,氣概不凡,宜抒發(fā)激越之情感。
上片(九句)
中片(八句)
下片(十句)
【詞人·詞例】
南宋 陳韡(1178—1260), 字子華, 號抑齋, 侯官 (今屬福建)人。寧宗時進士。歷官兵部尚書、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贈少師。謚忠肅。
注: 一、本詞例押古入聲“屑” “陌” “錫” “職” 韻。因 “屑” “陌” “錫”“職”在古韻中與 “閉” “碧”“寂” “力” 同韻,而“閉” “碧”“寂” “力” 在現(xiàn)代韻中屬“衣”韻,故全調(diào)可押衣部“衣” 韻。
二、①鏑: 音“dí”。箭頭或箭。
上一篇:《六橋行》詞牌|格律|詞趣|詞譜|詞例
下一篇:《減字木蘭花》詞牌|格律|詞趣|詞譜|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