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一)類名言賞析
《怵迫之徒兮,或趨西東;大人不曲兮,意變齊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眾人惑惑兮,好惡積億;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注釋 怵(chu) 迫: 指為利所誘、為貧所迫。趨西東: 東奔西走, 趨利避害。大人: 指與天地合德的偉人。曲: 指為物欲所屈。意變: 億變, 億萬變化。意: 通“億”。齊同: 一樣, 等同。系俗, 為世俗觀念所牽累。窘: 困苦, 指思慮困苦。至人: 有至德的人。遺物: 把物累拋棄。遺: 遺棄。俱: 同在, 同行。惑惑: 昏亂。好惡積億: 愛好什么厭惡什么的觀念積聚得太多。真人: 指得天地之道的人。恬漠: 安靜淡漠。息: 止, 處。釋智: 放棄智慮。遺形: 遺棄形體。超然自喪: 超然于物外,忘掉了自身。寥廓: 深遠空闊。忽荒: 同“惚恍”, 恍惚, 或隱或現, 不可捉摸。翱翔: 浮游。
句意 為利所誘為貧所迫的人, 東奔西走, 趨利避害; 與天地合德的偉人, 不為物欲所屈, 把千變萬化看成是一樣的, 智慧不足的人為世俗觀念所牽累, 思慮困苦好象被囚禁一樣; 有至德的人拋棄了物欲, 獨自與道同在。平庸的眾人昏亂糊涂, 好惡的觀念積聚得太多; 得天地之道的人安靜淡漠,獨自與道同處。放棄了智慮拋掉了形體, 超然于物外忘掉了自身; 深遠空闊, 若隱若現, 與道浮游。
《怵迫之徒兮,或趨西東;大人不曲兮,意變齊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眾人惑惑兮,好惡積億;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出自:漢·賈誼《鵩鳥賦》
上一篇:《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搏;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銖銖而稱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