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出自:《中庸》名言名句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譯文如下:
(二十章)
欲認識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明了善為何物?不明白本性的善,便不能使自身誠實。
站在儒教的立場說,天理是普遍分布在天地之間,包括萬物和人心,所以修養天理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夜深人靜時分,捫心自問,探求內在的天理,亦即良心。另一種方法是廣泛的研究萬物之性。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出自:《中庸》名言名句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譯文如下:
(二十章)
欲認識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明了善為何物?不明白本性的善,便不能使自身誠實。
站在儒教的立場說,天理是普遍分布在天地之間,包括萬物和人心,所以修養天理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夜深人靜時分,捫心自問,探求內在的天理,亦即良心。另一種方法是廣泛的研究萬物之性。
上一篇:《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修道之謂教。》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