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一)類名言賞析
《凡食之道,》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大充傷而形不臧, 大攝骨枯而血沍。充攝之間, 此謂和成,精之所舍, 而知之所生。饑飽之失度, 乃為之圖; 飽則疾動, 饑則廣思, 老則長慮。飽不疾動, 氣不通于四末; 饑不廣思, 飽而不廢; 老不長慮, 困乃遬竭。注釋 沍(hu): 郁結。廢: 停止。遬: 同“速”。
句意 大凡吃飯的道理, 吃得過多就會受傷害, 而且形體不好; 過于饑餓就會骨胳干枯、血脈淤結。攝取適中, 叫做和成, 這是精氣所在、智慧所生的條件。饑飽如果過度, 對此要這樣: 飽了就多動, 餓了就多想, 年老了要多思慮。飽了不多動, 血氣不通四肢; 餓了不多想, 即使吃飽了也不能有飽足的感覺。老了不長久地思考, 就會遲頓, 迅速地死亡。
《凡食之道,》出自:《管子· 內業》
上一篇:《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是故止怒莫若詩,止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守禮莫若敬,守敬莫若靜,內靜外敬,能反其性,性將大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