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記載:黔地沒有驢,有個好事的用船運去一頭。到了那里沒有用,就放到山里去了。老虎一見,是個龐然大物,認為是神,躲在樹林里偷看。一天,驢長叫一聲,把老虎嚇壞了,認為要吃它,逃得遠遠地。久而久之,似覺它沒有什么本領,又聽慣了叫聲,也就不甚怕了,但終不敢吃它。漸漸地敢接近驢子,和它磨磨蹭蹭。驢很生氣,踢了老虎一腳。老虎很高興,心想,就這么大點本事。于是把驢吃了。文章最后評論說:“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本段以驢為喻,諷刺那些無德無能虛有職位的人。龐:大。宏:響亮。本條兩句:形體很大似乎有德,聲音響亮似乎有能。實際上是說無德無能,虛有其表。
成語:龐然大物。/黔驢之技。/黔驢技窮。
上一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形正則影直.》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