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瓊傳》:“常聞?wù)Z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shí)難副。”
本段是《黃瓊傳》中李固《遺黃瓊書》中的一段。主要是勸黃瓊做一個(gè)名副其實(shí)的好官。峣峣:yáo yáo,很高的樣子。皦皦:jiǎo jiǎo,同“皎皎”,潔白。本條兩句大意:很高的東西容易碰損,潔凈的東西容易臟污。比喻地位高容易受打擊,名聲大容易受詆毀。因此,越是位高名大,越要謹(jǐn)慎從事。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瓊傳》:“常聞?wù)Z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shí)難副。”
本段是《黃瓊傳》中李固《遺黃瓊書》中的一段。主要是勸黃瓊做一個(gè)名副其實(shí)的好官。峣峣:yáo yáo,很高的樣子。皦皦:jiǎo jiǎo,同“皎皎”,潔白。本條兩句大意:很高的東西容易碰損,潔凈的東西容易臟污。比喻地位高容易受打擊,名聲大容易受詆毀。因此,越是位高名大,越要謹(jǐn)慎從事。
上一篇:《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崇人之德,揚(yáng)人之美,非諂諛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