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舉難》:“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適,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擇物而貴取一也。”
本段舉例說明推薦人才不能求全責備:節目:指樹的枝干交接處,木紋很不順。瑕適:玉上的斑點。本條大意:一尺的樹木必然有紋理不順的節目,一寸大的玉必然會有斑點。比喻大才的人也必然有其缺點。意思是用人不要因小的缺點而不取。
同義語: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呂氏春秋·舉難》:“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適,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擇物而貴取一也。”
本段舉例說明推薦人才不能求全責備:節目:指樹的枝干交接處,木紋很不順。瑕適:玉上的斑點。本條大意:一尺的樹木必然有紋理不順的節目,一寸大的玉必然會有斑點。比喻大才的人也必然有其缺點。意思是用人不要因小的缺點而不取。
同義語: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上一篇:《尤而效之,罪又甚焉.》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