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中庸》:“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本段是說,修身要從知、仁、勇三個方面下功夫。前一“知”字:同“智”。本條是對智、仁、勇三者的解釋:喜愛學習,知識就廣博,懂得道理就多,這就接近于“智”。努力把所學的道理推廣施行,使人受到益處,這就接近于“仁”。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知道有錯必改,這就接近于“勇”。這三句可以分開各自獨立使用。
《禮記·中庸》:“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本段是說,修身要從知、仁、勇三個方面下功夫。前一“知”字:同“智”。本條是對智、仁、勇三者的解釋:喜愛學習,知識就廣博,懂得道理就多,這就接近于“智”。努力把所學的道理推廣施行,使人受到益處,這就接近于“仁”。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知道有錯必改,這就接近于“勇”。這三句可以分開各自獨立使用。
上一篇:《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好憎人者,亦為人所憎.》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