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大道興盛的時候,仁義在其中,也不覺有提倡的必要。只有大道廢棄的時候,人們才感到仁義的重要,于是才提倡仁義。等提倡仁義的時候,說明社會已不純凈了。大道興盛時,人們并無欺詐,等到禮樂、法令、斗秤等出現了,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欺詐。同理,家庭和睦,就無所謂孝慈;國家清明,也無所謂忠臣。
同義語: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老子》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大道興盛的時候,仁義在其中,也不覺有提倡的必要。只有大道廢棄的時候,人們才感到仁義的重要,于是才提倡仁義。等提倡仁義的時候,說明社會已不純凈了。大道興盛時,人們并無欺詐,等到禮樂、法令、斗秤等出現了,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欺詐。同理,家庭和睦,就無所謂孝慈;國家清明,也無所謂忠臣。
同義語: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上一篇:《大道以多歧亡羊.》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