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宋·蘇軾《賀歐陽修致仕啟》中將《老子》的這兩句演化為“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后人摘取老子和蘇軾的句子各一,成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修養(yǎng)、造詣高的人,不肯輕易地顯示其才華,大智的人表面上似乎很笨,大巧的人表面上似乎很拙。常用以告誡人們不要鋒芒畢露,要含蓄些。
成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宋·蘇軾《賀歐陽修致仕啟》中將《老子》的這兩句演化為“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后人摘取老子和蘇軾的句子各一,成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修養(yǎng)、造詣高的人,不肯輕易地顯示其才華,大智的人表面上似乎很笨,大巧的人表面上似乎很拙。常用以告誡人們不要鋒芒畢露,要含蓄些。
成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上一篇:《大方無隅,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大珠小珠落玉盤.》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