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記載:齊景公外出打獵。上山遇到了老虎,在水邊碰到了大蛇。他告訴晏子,認為這是不祥。晏子說:“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本條指出了治國的三不祥:一是不知賢;二是不用賢;三是不任賢。知:了解。用:使用。任:信任。總的是說要知人善任。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記載:齊景公外出打獵。上山遇到了老虎,在水邊碰到了大蛇。他告訴晏子,認為這是不祥。晏子說:“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本條指出了治國的三不祥:一是不知賢;二是不用賢;三是不任賢。知:了解。用:使用。任:信任。總的是說要知人善任。
上一篇:《國無九年之蓄日不足.》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國雖大,好戰必亡.》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