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須常做。當其做時,何嘗不得意,過幾時又覺得不好,便是進益。然得意一層亦不可少。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若只發(fā)憤而無樂,亦太辛苦。一番發(fā)憤,一番樂,循環(huán)不已,便會到極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李光地《榕村語錄》卷二十九,勤奮刻苦類名言句子
詩文應常常去寫。當寫作時, 怎么能不自我欣賞得意。 過一段時間又感到寫得不好, 這便是提高。 不過一時得意的過程也不可少。 古人說, 發(fā)憤學習以至于忘記吃飯, 學習快樂, 以至于忘記憂愁。 如果只是發(fā)憤苦學而無快樂, 也太辛苦了。 一番發(fā)憤苦學, 一番從中獲得樂趣, 循環(huán)不止, 便會達到極其佳妙的境地。
上一篇:《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為學所急,在于正心求益.若求之不已,無有不獲,惟勉勉不忘為要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