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不掌教育,則解經之外,人之賢不賢,一不當知也。士不舉德行,則執筆之余,身之善不善,一不足慮也。是則何補于事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李覯 《安民策》,論師貴師類名言句子
教師不掌管教育,就會在解說經書之外,對人的賢與不賢,一概都不了解。 士人不推薦有德行的人, 那么在寫文章之外, 對人的善與不善, 一概不考慮。 這樣的話, 對事情有什么幫助呢?
《師不掌教育,則解經之外,人之賢不賢,一不當知也。士不舉德行,則執筆之余,身之善不善,一不足慮也。是則何補于事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李覯 《安民策》,論師貴師類名言句子
教師不掌管教育,就會在解說經書之外,對人的賢與不賢,一概都不了解。 士人不推薦有德行的人, 那么在寫文章之外, 對人的善與不善, 一概不考慮。 這樣的話, 對事情有什么幫助呢?
上一篇:《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君不得師,則不知所以為君;臣不得師,則不知所為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