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或高才潔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濁操,遇,在眾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漢·王充《論衡·逢遇》,說賢論才類名言句子
人的操行有一貫優(yōu)良的, 但做官卻不可能經(jīng)常受到重用。 賢良或不賢良, 在于才能; 受不受重用, 在于時機(jī)。 才華出眾, 操行高潔, 不能保證就一定尊貴; 才能低下, 操行惡劣, 也不能保證就一定會卑賤。 有的人很有才能, 操行高潔, 但沒有機(jī)遇, 于是退回到低位; 有的人才能低下, 操行惡劣, 但有機(jī)遇, 地位竟在一般人之上。
上一篇:《好學(xué)勤力,博聞強(qiáng)識(zhi志),世間多有;著書表文,論說古今,萬不耐(能)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好善嫉惡,賞罰嚴(yán)明,治之材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