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弟者,自其幼而教之,則甚易;迨(逮)其長而始教之,則甚難。幼而教之,使順其性之本然,故易。長而教之,習(xí)染既深,使返其性之本然,故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張伯行 《困學(xué)錄集粹》 卷四,早教固本類名言句子
教育子弟, 從他們幼小的時候進(jìn)行教育, 就很容易; 等到他們長大再開始教育, 就很困難。 幼小時教育使他們順從稟性原來的樣子發(fā)展, 因此容易; 長大以后教育, 因長時間受到外界熏染影響已經(jīng)很深,要使他們恢復(fù)到原有的稟性來發(fā)展,因此很困難。
上一篇:《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cè),坐不邊,立不蹕(bi閉),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夜則令瞽(gu鼓)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人之幼稚童蒙之時,非求師正本,無以立身全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