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信義,行節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布①信義,行②節儉。
【注釋】①布:傳布。②行:施行。
【釋義】廣泛地傳布信義,施行節儉之政策。
【點評】這是明太祖朱元璋推行過的政策。
參考文獻
《明史·太祖紀三》
猜你喜歡
- 《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唯不爭,故無尤
- 《老子偷瓜盜果,兒子殺人放火.》什么意思|注釋|譯文|評說
-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驚波不在黤黮間,小人心里藏崩湍》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關于文化藝術·雕刻的名人名言大全
- 《授有德則國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西廂》主韻度風神,太白之詩也;《琵琶》主倫理名教,少陵之作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各極其長,雖善論者不能優劣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馬嘶古磧寒沙白,鴉亂荒城夕照黃.》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人生當榮盛,待士勿言倦.君看白日馳,何異弦上箭》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歇后語《戴草帽親嘴,差一圪截》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渡口過新雨,夜來生白蘋.》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治道首尚節儉,天地生財有限,惟凡事節...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懷與安,實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節儉,服飾不事鮮好,持不殺戒,食無...
- 明經節儉,諸儒稱之。|什么意思|大意|...
- 寵而不驕,以謙恭為之本;滿而不溢,以...
- 節儉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
- 躬率節儉,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什么意...
- 不節若,則嗟若。無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節儉,天地生財有限,惟凡事節省則不至于窮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蓋修己治人之道,無過于節儉。節儉則嗜欲不行,無聲色貨利之失德,所以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衣祿原有定數,必節儉簡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良有司者,茍能出令禁止,教以節儉,率以樸純,使皆省無益之費,以為有用之資。|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以節儉為之倡率,禁難得之貨,明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所有出殯之事,一切皆從儉約。|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愿弟出以廣大之胸,再進以儉約之誡,則盡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制奢俗以變儉約,止澆風而反淳樸。|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上一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務從節儉,以厚風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