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諸己而后求諸人。》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有諸己而后求諸人。》出自:《大學》名言名句
《有諸己而后求諸人。》譯文如下:
(傳九章)
有位的君子,必須自己先具有德性,然后才能要求別人修習德性。推己及人,處善惡皆然。
鄭玄曰:“有于己,謂有仁讓也;無于己,謂無貪戾也。”朱熹曰:“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責人之善,無惡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惡,皆推己以及人,所謂恕也。”
《有諸己而后求諸人。》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有諸己而后求諸人。》出自:《大學》名言名句
《有諸己而后求諸人。》譯文如下:
(傳九章)
有位的君子,必須自己先具有德性,然后才能要求別人修習德性。推己及人,處善惡皆然。
鄭玄曰:“有于己,謂有仁讓也;無于己,謂無貪戾也。”朱熹曰:“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責人之善,無惡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惡,皆推己以及人,所謂恕也。”
上一篇:《一家仁,一國興仁。》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君子有絜矩之道。》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