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毀之行,則彼言妄矣。當則無怨于彼,妄則無害于身,又何反報焉?且聞人毀己而忿者,惡丑聲之加人也,人報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諺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斯言信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三國魏·王昶 《戒兄子及子書》,反躬自省類名言句子
假如有人毀謗自己,應當退下來想想,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如果自己有可毀謗的行為, 那么人家說的就是恰當的; 如果自己沒有可毀謗的行為, 那么人家的話才是荒誕無稽的。 恰當的話就不要抱怨人家, 荒誕的話對自身也沒有什么害處, 又何必反過來報復別人呢? 再說那個聽到別人毀謗自己就忿怒的人, 用惡言穢語凌辱別人, 別人報復起來會更加厲害, 還不如嘴上別說, 自覺地修整一下自己呢。有一條諺語說:“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這話的確是真的啊!
上一篇:《面一日不修則塵垢穢之,心一朝不思善則邪惡入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