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國類名言賞析
《己惡饑寒焉,則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惡勞苦焉,則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惡衰乏焉,則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圣王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注釋 惡: 厭惡。不降席: 不從座位上站起來。匡: 救助, 保全。
句意 自己厭惡饑寒, 就知道天下都希望有衣食的保證; 自己討厭勞苦過度, 就知道天下的人都希望能有安逸的生活; 自己討厭窮困, 就知道天下的人都希望富足; 知道這三點的, 就是可以不必從座位上站起身而便能救助天下的“圣王”。
《己惡饑寒焉,則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惡勞苦焉,則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惡衰乏焉,則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圣王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三)
上一篇:《善為國者,愛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有社稷者,不能愛其民,而求民親己愛己,不可得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