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須風波
清朝的時候,胡希呂主持江蘇的科舉考試。點名入場時,他認真地逐個查對面貌冊。凡是面貌冊填“微須”的,他一律作“無須”論,把那些嘴上留一些胡子的人通通當作冒名頂替,不許進場,嚇得許多人連夜到理發店去剃了胡子。
有一個大膽的秀才不服氣,胡希呂要趕他,他卻賴著不走,并且反問道:“請問大人,為什么要趕走我?”
“你冒名頂替!”
“為什么我是冒名頂替?”
“冊上填的是‘微須’,你卻有須!”胡希呂聲色俱厲。
“大人息怒?!㈨殹褪恰猩夙殹铩!?/p>
“笨蛋,你的書讀到牛肚里去了?朱注:微,無也。你居然連這也忘了?”學使大人氣得連頜下那撮山羊胡須也發抖了。
“生員不敢。不過,照大人說,那么孔子微服而過宋,就是‘無服過宋’了。圣人脫得赤條條地一絲不掛。這又成何體統啊!”話聲未了,肅穆的大堂上下早揚起了一片忍俊不禁的笑聲。
上一篇:《老馬識途》的故事,《老馬識途》的啟示,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下一篇:《自相矛盾》的故事,《自相矛盾》的啟示,告訴我們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