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桃殺士
春秋時代,齊國有個賢臣叫晏嬰,他是齊靈公、齊莊公和齊景公三朝的元老。晏嬰為人正直,又足智多謀,因此,深受人們的敬重。
當時,齊景公手下有三名勇士,他們是公孫接、田開疆和古冶子。這三個人雖然有勇力,但卻恃勇而驕橫,簡慢而無禮,這樣的人留著遲早會出亂子的。
齊景公很想把他們除掉,但怕手段激烈了,會發生變故,擔心他們三人合力抗拒,難以對付。于是他請晏嬰商量對策。
晏嬰說:“這三人都是有勇無謀之人,不曉得長幼的禮節。大王只要使人送二個桃子,告訴他們:有功的,可以食桃。使他們三人自相殘殺。”
景公按晏嬰的計策行事。
公孫接第一個跳起來,拿了個桃子,說:“我曾經跟隨大王去打獵,要不是我,大王早被猛虎害了,論功勞,應該有我的一份。”
田開疆說:“我曾好幾次率兵擊退了敵人的大軍,論功勞,也應該有我的一份。”說完,也拿了個桃子。
古冶子看到二個桃子都被搶光了,大為惱火,破口大罵起來:“呸!你們算什么東西!想起我老古曾經跟隨大王渡河,當時有只大鱉咬住了大王的坐騎,我縱身水里,順著水流九里多才把大鱉殺了。當時,我左手抓住馬尾,右手提著鱉頭,從河里一躍而出,大家還以為是河伯出現呢!論功勞,你們還算得了什么?快把桃子還我!”說完,把劍拔了出來,擺開了架式。
公孫接和田開疆那里肯還。后來,公孫接嘆了口氣,他說:“罷了!罷了!如果論起功勞,我當然比不上你,我若把桃子吃了,顯得我太貪了;反過來,我若把桃子還了,也未免太沒種了。唉!我真是進退兩難了,不如死了吧!”說完,拔劍自殺了。
田開疆看到公孫接死了,也跟著拔劍自殺了。
古冶子看到兩個朋友竟然為他而死,他說:“我若獨自活下去那就是不仁,一定會被天下人恥笑,這樣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也自殺而亡。
齊景公下令以士禮來安葬他們三人。
上一篇:《以假亂真》的故事,《以假亂真》的啟示,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下一篇:《偷肉》的故事,《偷肉》的啟示,告訴我們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