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點拔·移步換景名言大全
技法解說
移步換景,是指隨著作者立足點和觀察點的不斷變化,景物也隨之不斷變化。這樣的寫法,是以作者的行蹤為線索,將所見景物層層展開,逐一記錄描繪下來。讀者閱讀這類作品,就像隨著作者在一起領略觀賞,如同身臨其境。游記、參觀記一般都采用這種寫法。
劉白羽寫長江三峽的壯麗景色,運用的就是這種寫法。作者從重慶出發,乘“江津號”順流而下,嘉陵江上濃霧彌漫。船在前行,到了長江,兩江匯合處江寬天低,景象不同。船再前行,進入峽谷,又是另一番景象。立足點移動了,景物也變化了。
怎樣運用好移步換景的寫法呢?
第一,移步換景要有序,要按照觀察的先后順序寫。用“移步換景”法寫作,所寫的肯定是多處景觀。多種多樣的景觀如何組合起來?關鍵是要確定順序。這個“序”,實際上也就是觀察的序:或由上到下,或由左至右,或由外到內,或由內到外,這屬于空間觀察之序。還有一種情況,即空間位置的變化,是由游覽者游覽的過程決定的,先游覽的,先看到,先寫;后游覽的,后看到,后寫。
第二,“換景”從字面上看,是指“景點”變換了,其實還包含了另一層意思,即要寫出景點的不同特點。走在山間,先看到山,再看到河,再看到人家,逐一寫來,屬于移步換景,所寫的景點內容自然不同。如果走在街道上,一路看到的都是商店,而且各家商店都差不多,這怎么寫呢?這里的“換景”是換什么呢?自然不是換掉所寫的對象——商店,而是改換所寫的內容——寫出相同商店的不同之處。
第三,對所換之“景”的描寫,要有詳有略,有主有次。一路所見景物很多,也覺得都有寫一寫的必要,但不能平均用力。
以上說的“移步換景”,是通常意義講的變換新的景點來寫。還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景隨步移。即“景點”不變,也不改換,而是觀察在發生變化。正如蘇軾寫廬山的兩句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景,還是廬山,觀察角度則有“橫”、“側”、“遠”、“近”之分,由此,同一景物也就顯出不同特征了。
例文評析
美麗的彭園
江蘇◇汪海
徐州的南郊有一座美麗的公園——彭園。它坐落在云龍山的東側,鳳凰山的西麓,人稱為龍鳳呈祥之地。公園里有山有水、有亭有橋,是人們休息娛樂的好地方。
彭園的大門,是一座古典式建筑,高大的紅漆木柱,飛翹的黃色琉璃瓦屋檐,顯得秀麗典雅、古香古色。
走進大門,就來到著名的觀鼎橋。白色的橋欄下,碧波蕩漾的水中,隱約可見一只漢白玉的大鼎。聽老師說,夏朝大禹治水后,天下太平,于是打造九鼎分封九州,其中的一只運到徐州后下落不明。4000年后的今天,這只鼎在彭園出現了。我不知道這鼎是不是大禹所造,但它足可以說明徐州歷史之悠久。
從觀鼎橋上走過,就看到了高大威武的彭祖石像。彭祖是彭城人的祖先,傳說他活了800歲。你看他威風凜凜的身影、慈祥安然的神態,不正是聰明勇敢的徐州人民的寫照嗎?
離開彭祖像,向南山望去,一座三層閣樓飛踞山頂,那便是鳳鳴閣。登上鳳鳴閣,憑欄遠眺,徐州南部的景色盡收眼底;東面有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西面和南面都是雄偉蒼翠、連綿起伏的大山;北面是市區林立的高樓;鳳鳴閣的四周都有大自然美妙無比的畫卷。
鳳鳴閣下,有一座建筑設計別具一格的動物園:猴山、虎山、熊池、鹿苑……每一處建筑都顯得精致巧妙。
出動物園往東走,可以聽到陣陣歡笑聲,原來那兒是兒童樂園。你看,高大的摩天輪,逼真的小火車,奇妙的空中自行車,還有那五光十色的電子打靶,真令人心馳神往,躍躍欲試。
彭園,你是鑲嵌在徐州南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徐州人民的手中,你將會變得越來越美麗。
評析:文章首先概要介紹了彭園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然后以游蹤為線索,移步換景:大門樓、觀鼎橋、鳳鳴閣、動物園、游樂場,點點相連。跟隨作者的蹤跡,我們感到徐州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想起這里曾發生的激烈戰斗,不禁為眼前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歡欣鼓舞。登鳳鳴閣一段,作者憑欄遠眺,在制高點俯瞰全城,緬懷英雄,展望徐州新貌,使彭園置于大背景下,畫面開闊,耐人尋味。
文題演練
文題(一):以《游記》為題,寫一篇游記,重點描寫所見之景。
要求:1.運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有詳有略地寫出幾處景觀。
2.在寫景中滲透思想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3.不少于600字。
文題(二):家鄉素描
要求:1.以家鄉景物為描寫對象,寫一篇記敘文。
2.根據描寫的具體內容,可另擬題目。
3.運用移步換景的寫法,交換清楚方位、地點和景物的變化。
佳作展示
碧峰峽風景區游記
河北◇周言
放暑假了,趁閑暇之時,我回了一趟老家,經過朋友介紹,我和哥哥來到碧峰峽風景區游玩。
坐上去碧峰峽的公交車,不一會兒,我便看到了高高的山峰。正值夏季,山上草木蔥蘢,一片綠色。放眼望去,墨綠色的山上還長著五顏六色的花兒,分散在四周,與周圍的綠色交相輝映,真是“萬綠絲中一點紅”。山很高,穿破云霄,虛無縹緲,很有氣勢。
到了碧峰峽,首先迎接我們的是兩排整整齊齊的松柏。陽光被厚厚的樹葉遮擋著,灑下星星點點陽光,把樹葉照得更加鮮綠,仿佛每片樹葉都要滴出水來,要不怎么有“青翠欲滴”的說法呢?
和著知了的鳴聲和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我走過了松柏小道,陽光突然變得很刺眼,但仍擋不住我驚喜的心情。突然,我眼前飛出無數鳥兒,唧唧喳喳地從這兒飛到那兒,然后又飛回來,而且這些鳥一點兒也不怕人,有的竟然飛到了我的肩膀上,歡喜地叫著。我又驚又喜,急忙轉頭問哥哥,這才知道我們已經走進了“百鳥園”。向前望去,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池塘。我跑過去一看,幾只丹頂鶴立在水中,有的正在梳理著自己的羽毛,有的把頭伸進水中捕食,周圍的山色和數不清的鳥兒飛過,倒映在池塘里,和著丹頂鶴美麗的身影,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我繼續往前走,不遠處有一個涼亭,許多人在那里駐足觀看。我懷著好奇心走近,驚訝地發現,就在涼亭頂上,站著一只正在開屏的孔雀??兹嘎龑⑵琳归_,贏來不少游客的喝彩聲。這時,數十只鳥兒落在涼亭周圍,圍著孔雀開心地鳴叫著,這不正是“百鳥朝鳳”嗎?
走出百鳥園,發現自己已來到了半山腰,向下看,便是一條順著山勢而下的小溪,溪水丁丁冬冬,拍打著沿途的石頭,和著鳥鳴、風聲,奏出一曲優美動聽的山歌。已經沒有往上走的路了,但由于碧峰峽是最高的一座山,走到半山腰往下看時,竟比別的山峰高出了許多,“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便油然而生。山下,景色更加清晰,茂密的樹林,清澈的小溪以及悅耳的鳥鳴,那種感受真是無法形容,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啊。
該下山了。這時出現了岔路,一條是通往山下的動物園,一條就是按原路返回,我和哥哥選擇了去動物園的那條路。動物園里有威風凜凜的獅子、山中霸王的老虎等一些高大兇猛的動物。在這里,還可以和一些比較溫和的動物合影,像猴子、小熊貓、馬、梅花鹿等。而且,我在動物園里竟然看到了一只“千年王八”,據說這只烏龜已經活了好幾百年了。是耶?非耶?面對這樣的傳說,我一笑置之。
很快,一天的時間過去了,天漸漸黑下來,我和哥哥也只有戀戀不舍地離開碧峰峽,坐上了回家的汽車。
點評:這是一篇以游蹤為敘事線索的游記。作者的游蹤從山路間的松柏小道,經由百鳥園,來到半山腰,然后俯瞰山下風景,再下山觀賞動物園,移步換景,銜轉自然,脈絡清晰。在詳略的處理上,文章側重在百鳥園,突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另外,像“青翠欲滴”、“百鳥朝鳳”、“一覽眾山小”、“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等語句的恰當運用,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家鄉素描
重慶◇黃喜雪
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我的家鄉——重慶市,位于四川盆地東南,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山城。
家鄉到處是山,其中佼佼者首推縉云山,它在市區北郊??N云山是山城一顆璀璨的明珠,而它的最高峰——獅子峰,則是明珠上最奪目的閃光點。
清晨,沿公路上到半山腰,就只能步行了,漫長的石級向上延伸著,仿佛是登天的云梯。站在獅頭上,鳥瞰嘉陵江,它像一條玉帶,繞過縉云山腳。江對面的山峰,猶如刀砍斧劈。陡峭的山巖,裸露著灰黃色的石灰石。偶爾有幾棵樹,從巖縫中擠出來,驕傲地俯視著綠色的江面。一層輕紗在山間飄動,說不清是云,是霧,還是炊煙。環顧四周,我發現自己竟置身于綠色海洋之中。蒼松翠竹,香梅蔥柏,匯合起來,無私地把山峰全抱在懷里;紅墻金瓦,發結領巾、尼龍傘、旅行帽,似繁花點點,又似翻飛的彩蝶在萬綠叢中隱現。真美呵,縉云山!怪不得人們用“川東小峨眉”的美稱來贊譽你哩!
我認為,山城迷人的地方,不僅有壯麗的自然風光,還有依山而建、氣勢磅礡的城市建筑。單就市中區來說吧,你聽說過,城市還分為上下兩部分嗎?不信?請看!下半城挨著江邊,沿著公路,順著山勢,像積木塊一樣的小樓鱗次櫛比。幽深的小巷和級級石階互相聯結,小巷盡頭是石階,石階盡頭又是小巷。爬上山脊就是上半城,這里地勢開闊,幢幢大樓拔地而起,建筑群比比皆是:人民禮堂雕龍描鳳,富麗堂皇;百貨大樓線條明快,樸實大方;市體育館金碧輝煌,莊嚴典雅;校場口布置精巧,別有情趣;會仙樓更像一把直刺藍天的寶劍,聳立在解放碑旁……
夜幕籠罩山城,站在會仙樓的屋頂花園上,但見萬家燈火明了,霓虹燈亮了。街燈串串,車燈閃閃,宛如天上的星星降落人間。還時常可見一顆“流星”從江北的燈火中分離出來,慢慢劃過江面,又融進江南的萬家燈火中,這就是山城人民引為自豪的嘉陵江架空索道。
山城的今天是美麗的。明天呢?山城人民會把明天的山城建設得更加美麗。
點評:本文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寫景,像攝影作畫一樣,將整個山城呈現給讀者:清晨,是“沿公路上到半山腰”,然后登上獅子樓,站在“獅頭”上鳥瞰;而夜幕時,則是“站在會仙樓的屋頂花園上”觀萬家燈火。作者描繪山城家鄉的特點,著重表現山城壯麗的自然風光和依山而建、氣勢磅礴的城市建筑,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家鄉景物
湖南◇朱建基
我的家鄉是地道的山區。這里雖然不是景色迷人的仙境,卻也能吸引遠方的來客,讓他們看到一幅筆調凝重的水墨山水畫。朋友,你可有興趣到這兒來旅游觀光?
沿著石塊鋪成的山間小徑往前走,一片蒼翠首先映入你的眼簾。那是茂盛的毛竹林,密密麻麻,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邊際。石峰間壁,溪水兩岸,小徑左右,茅屋前后,到處都是毛竹。粗的有如橫梁,細的有如拐杖,根根枝繁葉茂。這茂盛的毛竹林,是山里人的聚寶盆。每逢趕集的時候,這石塊鋪墊成的山間小徑上,便充滿了歡聲笑語。
穿過茂盛的毛竹林,走完這段山間小徑,你就來到了我們的霞嶺沖。遠處,是一座座白墻紅瓦的住宅,腳下,蜿蜒的小溪嘩啦啦地歡唱。溪水清澈見底,水底的石子和藍天上的白云盛在一起??柿?,掬一捧溪水喝下去,甜絲絲的。熱了,掬一捧溪水洗洗臉,全身都覺得清爽。小溪穿山繞石,向前流淌,平靜處如銀河瀉光,湍急處像飛珠濺出,發出抑揚頓挫的錚錚聲。每到晚上,溪水聲伴和著蟲鳴蛙唱,渾然形成絕妙的旋律。
從霞嶺沖下坡,再走一段平坦的大路,你就到鄭家灣了。這里四周仍然是層層青山環繞,中間卻是一片丘陵起伏的農田。你要是在秋季來到這里,就可以看到一片片成熟的晚稻,像一塊塊金黃色的地毯,鋪在起伏的丘陵上。除了水稻之外,還有黃豆。在收獲時節,家家戶戶的屋椽下都掛滿了一把把的豆角,甚至房前屋后的樹梢上也掛滿了豆角。當藍色的炊煙在薄暮中升起時,清風就會送來陣陣炒豆香。你無論走到哪一家,憨厚淳樸的山民都會用拌糖的炒豆招待你,接著便是一碗濃郁的熱茶,一支常德牌香煙,一杯芳香的燒酒。你不必拘謹,不必客氣,盡可一邊吃喝,一邊和主人天南地北地閑聊。晚飯后,借山民一席鋪位,好好睡一大覺,明天再去領略山區風光。
朋友,你可愿到我們家鄉湖南湘潭來旅游觀光?我們熱誠地歡迎你。
點評:作者運用移步換景法描繪自己家鄉的景物。沿著山間小徑往前走,首先見到的是一片蒼翠,“那是茂盛的毛竹林,密密麻麻,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邊際……”。穿過毛竹林,就到了霞嶺沖,遠處是“白墻紅瓦的住宅”,腳下是“清澈見底”的溪水?!皬南紟X沖下坡,再走一段平坦的大路,你就到了鄭家灣了”,四周“青山環繞”,中間是“丘陵起伏的農田”。秋季里,成熟的晚稻“像一塊塊金黃色的地毯,鋪在起伏的丘陵上”。作者就是這樣一步一景,極有層次地向我們展示了山區的優美風光,充分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上一篇:《技巧點拔·定點寫景》寫景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技巧點拔·動景的描寫》寫景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