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詩人的交往
那是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大詩人李白辭官離開了長安,過著瀟灑浪漫的游歷生活。因為仕途不得志,李白只能寄情于山水。李白處處寫詩飲酒,比在宮廷自在多了。在這段時間李白廣結天下良友,總是共飲到一醉方休。
有天早上,他酒后還未醒來,卻被店小二叫起,說有個人求見。門前,只見一位中年書生,頭戴青帽,身穿一襲泛白的舊灰衣,腳上蹬一雙青布鞋,清瘦的面孔看來有幾分落魄的樣子。
這人也是個詩人,名叫杜甫,因為欽慕李白的詩文,所以特地來求見。經過一番長談后,李白才知道杜甫前幾年曾經參加科考落第,除了寫詩以外,沒有其他的謀生技能,所以生活貧困,幾乎到了三餐不繼的地步。
李白也感嘆他在長安所見到的腐敗情形。兩人對時局都滿腹牢騷。這一席談話讓兩人覺得真是相見恨晚,李白、杜甫就在房中聊了整整一天,晚上,李白婉謝了所有的應酬,和杜甫談到深夜。
李白原本打算把杜甫留下來,兩人痛快地聊到天明,可是杜甫第二天一早還要到長安辦事,只好連夜離開。臨別時,杜甫問李白今后的行蹤,兩人約定半年之后的秋天再到洛陽城外相見。
他們相會的那一年是公元744年,李白44歲,杜甫33歲,在中國文學史上,李白號稱“詩仙”,杜甫號稱“詩圣”,這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已經載入了史冊,就像兩顆星辰的交會一樣,迸發萬丈的光芒,瞬間又各自遠去。
半年之后,正是秋風瑟瑟之季。杜甫趕到約定的地點,李白早已先到兩天了,而且還帶了另一位朋友——邊塞詩人高適一同前來。老友見面分外親切。
之后,他們做詩、飲酒、打獵,過了一段讓他們終生都無法忘懷的日子。杜甫后來還寫了很多詩來紀念這一交游時光。
李白和杜甫之間的友誼更為深厚,他們彼此惺惺相惜,彼此之間敞開心扉,成了真正的知音。但美好的日子總是很短暫,李杜二人又一次分離了。
李白和杜甫最后一次見面是在公元745年,也就是李白45歲那年的秋天,他們在山東同游了一些日子。
之后李白決定要重游江東,而杜甫則準備西去長安,他們在山東石門相互以酒餞別。
在兩人見最后一面之后,李白還曾參加軍隊,投身報國;而杜甫則帶著妻兒老小,四處漂泊,先后到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最終在貧病交加中死去。
李白和杜甫一生的交往只有這么幾次有限的記載,但是真正相交相知的朋友是不能用相見的次數來衡量的,哪怕他們只見了一次面,也會具有永恒的光芒。
上一篇:兩個不同思路的推銷員
下一篇:九十歲老人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