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父”是會意字。甲骨文左邊的一條豎線像石斧一類的工具之形,右下是一只手,會手持工具之意。金文大體相同。隸變后楷書寫作“父”。
《說文·又部》:“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父,堅持規矩,是一家之長,是引導、教育子女的人。由“又”(手)舉杖會意。)
“父”的本義為手持工具。手拿石斧從事艱苦的野外勞動的男子即為“父”,后引申指父親。如杜甫《贈衛八處士》:“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引申作為男性長輩的通稱。如“祖父”、“伯父”。
又引申為對老年人的尊稱。如《史記·項羽本紀》:“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父”還是對某一種大事業的創始者的尊稱。如“國父”、“原子能之父”。
上一篇:《炒》字義,《炒》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炒》
下一篇:《物》字義,《物》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物》